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初中非谓语动词搭配的教学技巧

   日期:2024-03-16     来源:www.models111.com    浏览:698    
文章简介:一提起动词和非谓语的固定搭配,这几乎是每个初中生都有些痛苦。非谓语的搭配错误,是初中生常见的硬伤。

一提起动词和非谓语的固定搭配,这几乎是每个初中生都有些痛苦。非谓语的搭配错误,是初中生常见的硬伤。不少学生或许会把to do错写成doing,或者该用do的时候用了to do,更可怕的是,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还会在写出“I like play.”这种两个动词的经典病句之后,全然不知。


作为英语的教学者,大家应该第一扪心自问,什么是非谓语,而到底又是什么造就了“一句话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”。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大家需要搞了解“动词和谓语”之间的关系,更要紧的是,大家怎么样给学生提供一些“技巧”,让他们不必探究冗杂的分类原则就能学会好动词和谓语的关系。 英语限定性动词一共有4种。其中实意动词和系动词可以作为谓语的显眼标志。而非谓语,从形态上最易辨别,即“to do”、“doing”、“done”。尽管实意动词占据了英语动词的半壁江山,但反观“助动词”、“情态动词”,总共也不过十几个而已。也就是说,只须学生可以排除“助动词、情态动词”,那样辨别谓语动词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。


当学生可以辨别出什么是“谓语动词”的时候,就能告诉他们这个原则:“英语中一个句子只能存在一个谓语动词。”第一,这会让“非谓语”在学生的头脑中更容易产生这种初步的认知:非谓语是用来消灭“谓语动词”从而保持句子内的谓语数目的;第二,这个句子是简单句。(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肯定的句法分类常识。总而言之,无论学生会不会区别句子,都得先让他们了解这个基础知识的规矩。假如缺少这一环节,“非谓语”对于学生来讲,就没了逻辑上的产生根基,因而讲课会好似强灌。)走到这一步的时候,我一般会让学生用“非谓语动词”翻译3个句子,从而给他们展开更多的动词+非谓语的搭配。


在学案上,应该将doing、to do、do的专题分开,如此更有益于他们记忆。同时要配以很多词型变换的训练,让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更好地培养借助“非谓语”的意识。仅仅让学生把“搭配”记了下来,这并非“非谓语”教学的终点。要了解,高中,乃至大学的英语学习中,动词和非谓语的搭配数不胜数,全然不可能局限在那几十个里面。因此当学生有适量的非谓语搭配积累的时候,大家可以尝试探究一下非谓语的“语义”特点。


高中的非谓语教学视角与初中是截然相反的,初中的视角,是打造在一个只了解动词,而不了解非谓语的情景之下的;高中的视角,是打造在学生已经构建起搭配的意识之后,再剖析非谓语所承担的“句子成分”。比如doing,假如放在高中讲,必然会讲到动名词作宾语。而以-ing结尾的名词在初中也数不胜数,也就是说,doing事实上更代表了一种“名词性成分”,是“指称”;而to do愈加值得叫人玩味,这里的to作的是不定时标记符号,它的前身正是介词to,即有一个方向,结合认知语言学的“原型投射”理论,就能判断出,不定式在“认知域”可以解析出目的性,在“时间域”可以解析出“以后”……to do的典型范畴就是从介词to投射而来的。在譬如复合宾语中的宾语补足语,3种非谓语都可以去充当。这3个非谓语之间的语义不同,依旧可以用“意象图式”和“论元结构”来尝试剖析,然后将图示与文字结合,精炼生动地传递给学生。


当然,以上的语言学理论不必让学生了如指掌,但大家至少可以把已经由大家简化、提纯过后的那几句概要的话给学生点拨一下。

 
标签: 教员分享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